人生思考题 "Wait, What? cover

人生思考题 "Wait, What?

引起涟漪影响的5+1个问题

因为看到过一些心理学误用的情况,另外我深知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一旦进入,就无法移出。这使得我对于我尝试表达的任何观点都十分谨慎,我的观点和内容,不光是一个一个观点,更是一个又一个结论,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种子。让我自己都感觉恐怖的是我在追求泛起涟漪之后的无数波纹, 一方面我害怕限制住了读者的可能性,另外我又要用限制可能性的方式打开对方的可能性。

什么是可能性?可能性就是我现在写文字的时候完全无法想象的内容和状态。引发可能性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杠杆,又是一个又一个思考环路。它彼此可以毫无关系,又可以彼此共鸣震动。就如同扔到池塘中的石头一样,涟漪是目的,而石头不是、扔的动作不是。这些内容会发酵,成长,变化,最关键的是,这些内容不会被人误用(也就是无法用错)。

我现在要分享的这本书中所写的内容,恰恰让我相信我的尝试是可以实现的。今天我想分享的是《人生思考题》(WAIT, WHAT?),一本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詹姆斯莱恩(James E. Ryan)关于问题的书。

问题,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方式,而且一旦发起就直接与聆听相关(哪怕你问的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虽然说我拥有专业教练的背景,但我不太想从专业教练的角度来说明这些问题在教练场景下的应用,我更希望从这些问题之后的涟漪作用方式来尝试推演,对于读者的你来说只需要记住这几个问题就好。其他都可以忘记。

我只从读书笔记的角度尝试记录一些我的故事以及随想,我还是建议你在看完我的文字之后,真正去品味一下这本书。它值得你的时间。

等等,你说什么?(Wait, What?)

我之前在外企工作过几年,让我最为沮丧的是面对印度同事的会议。沮丧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真的听不懂啊,另一方面一件事情还可以说这么多啊。但内向的我也不好意思,那时当众表达我听不懂(人家可能会问哪个部分听不懂?我又不好意思说都没听懂)。直到有一次的会议上,彻底改变了我。

印度同事还和往常一样表达着需求沟通的结果,熟练、专业、自信……。当20分钟激荡表达结束的时候,在场的英国同事对着我们一脸疑惑的问到:你们听懂了吗?我没跟上他。

心中想:哇塞,瞧……英国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我作为一个第二语言英语来说,听不懂太正常了。

这件事情之后,我越来越多的让对方停一下。不好意思,我刚才没错过了你的观点。不好意思,刚才你是要表达这个吗?不好意思,刚才你说到啥关键点来着?等一下,你再说一遍。很多时候一句:What?其实也很有效果。

这种方式让我逐渐走入到……

沟通的先手

在围棋比赛的开始,执黑棋的一方自然有先手,因为他们先下一步。但随着比赛的进行,先手的概念会随着局势的发展而变化。如果一方在交换或对峙中取得了优势,他们可能会获得先手,即使他们在起初并没有这个优势。

再比如,在结对编程过程中,有一个老带新的细节,也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快速上手做一件事情。在看着相同内容的屏幕,两个同时生效的键盘。我其实期待对方:抢键盘。说,等一下,这点代码我来写吧。或者,等一下,你为啥要这么写?

在沟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旦说出“等一下”,你就从一个跟随者摇身变成共舞者。在一句等一下之后,你会发现对方可能也不太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你会发现自己更投入的聆听了。

另外它还可以实现……

假设的澄清

我们都太快的想推进一些事情了,但是对于很多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澄清我们做事情的一些基本假设。我们可能只是认为我们明白了,这种明白只是站在我们自以为是的情况下的。

Assumptions, Preconditions, 恰恰对于事情的推进异常重要。比如我在讲课的时候,恰恰是一些刺头学生,才让我对于我讲解的事情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确我讲解事物的边界与范围。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和第一个问题有相关性,这就是……

我想知道(I Wonder?)

好奇其实是可能性的一种途径,我经常问孩子的一个问题是: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这个问题打开了寻找有趣事物的通道,就如同你拿着照相机在思考神奇的角度一样。它的出发点完全OK,我就是想知道而已。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同事。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是一个问题青年。这一句调侃让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再尖锐。一旦这个基调设定完毕,我不是挑战你。我好奇,我就是这样而已。

我觉得思维僵化的过程就是你认为一切理所应当的过程。当我们不停主动探索,而不是让你探索,事情就会有不一样。

  • 我想知道,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 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感受一下这拥有润滑剂的沟通方式。

也可以只把我想知道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参与感的抓手。就如同我有一个口头禅一样:嗯。和我沟通的人应该能够知道我的这个口头禅。“嗯”,其实是一种参与与思考的触发器。而且,“我想知道”这个问题就如同是问题的母亲一样。

下面这个问题是我在会议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问题……

至少我们可以(Couldn’t We at Least…?)

会议很多时候吵来吵去的,坚持着自己各自的坚持。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出来:我们能否找到一些彼此都认可的东西呢?

答案很多时候是可以的,这不就推进了事情的进展。你能不能退一步,她能不能退一步?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可以推进事情。

而且一旦这个基调设定完毕的话,讨论和沟通都会更为顺畅。因为我们有共同同意的基线。

而且这个问题在我开会的时候,就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始终在寻找大家共识的部分,可能我不说出这句话,但意思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另一个在我脑海中始终徘徊的问提是……

我能帮到什么?(How Can I Help?)

我空降在某个团队之后,虽然有可能有着高层的授意,和组织的安排。但我始终好奇:我能帮到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始终不认为我拥有这个答案,需要别人告诉我。

我需要去探索,需要确认,需要澄清。

一旦我含糊我自己能帮到什么的时候,我更愿意聆听,更愿意以一个朋友和支持者的角度走近别人。而且这样的思考也让我更愿意多做一些职责之外的事情,而且我相信真正有作用的可能恰恰正是这些职责之外的事情。

还有一个让人始终纠结但又多汁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What Truly Matters?)

我始终相信我现在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可以更精确,更具体。如果我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话,我就会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我真棒。但这个问题,让我始终在探索问题背后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让我的经验和技能持续强化,这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精化技能的过程。恰恰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索和纠结使得我面对日后的问题可以更加从容,总结起来更加流畅。

而且,一旦顺着这个问题的深入,你会发现职业的边界正在弱化,就会有一些基本(或称为原子)的问题浮现出来。

这些原子性的问题,是我们磨练自己心智的重要问题。一旦你在这个领域待得足够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停变换,但你始终能够有一个心桩一样稳定。

加分题

书中有最后一个问题:今生今世,你是否了无遗憾?

之前我和我的老领导一起出游,我的老领导对我说:王宇,你能想象这些地方我们这辈子可能只来一次吗?

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发酵,它让我珍惜每一次的选择,让我有勇气拒绝,有勇气接受,有勇气受伤,有勇气承担。你要知道如果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以人生为参照体系的话,很多事情都会更加坦然,更加珍惜。

我不是说我们珍惜无谓的关系,而是更加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体验。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手中的事物,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空间与场所,我们会选择如何坚持,我们也会选择如何放弃,我们会选择流泪,我们也会感动……

这样你的生命体验就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