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嘻嘻 cover

玩玩嘻嘻

即使你无法理解,依然愿意陪伴

长辈们经常对我的行为感到不满,尤其是当我买了他们觉得浪费的东西,或者做了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母亲常常用“玩玩嘻嘻的”或“空捞捞的”来形容我这些行为,表示不屑或不满。

有趣的是,我却很容易理解他们的行为或消费习惯。然而,长辈们常常把这种“理解”视为绝对的“正确”,并高举正确的大旗,从他们自认为的高处来教导我们。我们虽然能够理解他们的“说教”,但更多时候认为这是一种业力的重复或代际循环。

有一次,我对孩子说:“年轻人应该如何如何。”孩子反问我:“你能代表年轻人吗?”我当时一愣,只能笑着说:“没错,忽略我刚才的话吧。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能理解父母,但在很多时候却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面对不理解的事物,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它是“低级的”,认为它需要被纠正或修正。

这让我联想到肯·威尔伯(Ken Wilber)的一个观点:

前/后谬误(Pre/Trans Fallacy)

威尔伯提出,当一个人站在较低的意识层次去看比自己更高的层次时,往往会觉得那些更高的东西和自己一样,甚至认为它们也是“低级的”。由于还没有达到那个更高的层次,他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度,于是误以为这些东西没什么特别,甚至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值得重视的。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处在自我中心的状态,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功。对于他来说,更高层次的意识,比如无私奉献或精神追求,可能会显得幼稚、没用,甚至可笑。他可能把这些高层次的意识误认为和孩子的天真差不多,因为他尚未达到理解这些复杂层面的高度。

一个人是否获得了更高的意识状态,往往可以通过他的理解能力来判断。当你能理解某些事物时,实际上意味着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复杂性和包容力去涵盖并消化这些事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陷入了信息的同温层,即人们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这使得他们误以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是全面而正确的。

信息同温层的思考与打破

我时常反思,如何才能突破这种信息的同温层,避免陷入单一的视角。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探索:

  1. 随便让一个人给你放一首歌——你是否能够欣赏并享受这首歌?
  2. 孩子们(或年轻人)是否愿意和你分享琐碎的事情,甚至是可能冒犯你观点的内容?
  3. 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陌生人随便聊聊?
  4. 当你听到和自己相反的观点时,你是否愿意认真倾听?是否有人愿意提出反对意见?

要打破业力的循环和信息同温层,不仅仅是靠理解。有时,理解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时,真正重要的是陪伴和接受,不带观点和评判。这种无条件的陪伴,就是爱的本质。爱不在于你能理解多少,而在于即使你无法理解,依然愿意陪伴。

所以啊,宇宙的真相,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