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要有意识地做事情。但如何做到“有意识”呢?通常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念头,比如冥想、瑜伽等。然而,这些方法有一个门槛,就像每天存 1 块钱,三年后能攒下 1000 多块本金再加上 1000 块利息。但很多人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收益,最终放弃了这个练习。
这几天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方法,可能能让你“存 1 块钱,立刻得到 1 块钱”:在行动之前,先写下每一个决定。(Write down every decision on paper, don't act without first writing down a decision.)
这个方法有几个特点:
不写下✍️来就不做
写在纸上(不是记在脑子里)
可以随时取消(划掉即可)
不需要特别具体
比如你想休息一小时,就现在纸上写下:休息一小时。写下来之后就可以去做。这样就自然打破默认的重复或时间浪费,并解决犹豫不决。
这个方法让我想起在 ThoughtWorks 工作时的“结对编程”状态。每天晨会后,我们会两个人看着同一个屏幕,一起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明确告诉对方: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并把思路讲出来。但往往,一旦讲出来,就会发现思路并不对劲——这其实就类似于“小黄鸭调试法”(Rubber Duck Debugging)。
很多时候,智力工作的浪费是隐形的。我们以为自己在专注,但其实分心了;我们以为自己在休息,但脑子却在胡思乱想。工作时,我们觉得自己在休息,休息时,我们又觉得自己还在工作。有时候,我们以为关注了 A,实际上在关注 B,而 B 又不知不觉变成了 C。
在这个时代,短视频、AI 游戏、信息流不断侵占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陷入无意识的行为循环。我们提升效率的关键,其实是让这些无意识的行为浮现到表面上——只要看见它……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思维发条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