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的话题在我周围不停发生,有对家长有暴力倾向的😡,有尝试外国药品发现极度肠胃反应的💊😖,有沉迷二次元世界不愿意出来的🎮🌈。我问朋友,孩子的未来你有计划吗?他对我说:
没计划,孩子正常活着就行。现在管他,他也不听啊,就不光是我们家这个,身边儿好多有时候经常同学朋友们交流什么的,孩子都是这样儿。学习好的也不听话,学习不好也不听话。但是吧,就是你管着他,他接受不了。可是你,他又要求你得照顾他,满足他生活上的一切物质需求💰🛒。所以,我就很讨厌这一点。我就觉得就是谁如果要这样的话,就谁也别绑架谁,道德上也别束缚谁。既然互相尊重,那都尊重到底⚖️。
这让我想起💭《持续焦虑》一书中,强调现代化的过程是强调民族国家与个体的过程。在强调民族与个性的过程中,其实碾压的是一个处于民族与个体之间的家长们。
强悍的家长们还能扛住几轮碾压💪,另外很多家长其实已经被碾压的粉碎了💔。崩溃成为一个连锁反应,毫无还手之力。但与几个家长沟通之后,发现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思路。这就是……
请求帮助(Asking for help)
身边太多的朋友,不愿意举起手🙋。其实Asking for hel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求助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放手的开始。当我们愿意向他人、向专业人士甚至向孩子本身寻求帮助时,我们其实是在承认:我们并不拥有孩子的人生,我们只是他们旅程中的同行者。这种认知是痛苦的💔,因为它打破了我们作为家长"无所不能"的幻想,但也是解脱的,因为它卸下了我们肩上那些本不该由我们独自承担的重量。突然想起海桑的一首诗《写给女儿的诗》: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思维发条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