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敏捷时间长了,以团队角度的务虚会议,张嘴我就能说出回顾会议(Retrospective)。并肌肉记忆一般地链接到敏捷回顾最高指导原则以及一堆游戏。最近了解到其实宜家也有看似相同目的的会议叫:We Talk。
开始我对于这个名字不以为然,但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觉得这个名字高大上。举个例子,朋友有时候调侃我,说我进入了自我提升的执念。回想敏捷团队又何尝不是进入到自我提升的执念呢?
对于团队来说,重要且需要珍惜的是大家在一起的彼此珍惜地相聚、是开放地深度参与、是愿意触及本质地思考。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需要开始于 Talk(聊聊)。
会议的名称,其实就是一个筐。当我说这个筐叫回顾改进,或这个筐叫我们聊聊你会感受到不同。你我都可以更好,团队可以更加提升,这没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强调目的之后,我们就有可能弱化了前面的几步。举例来说,就是我们的目标是好吃的水果,但可能忽略产出水果的土壤。
这种命名方式的美妙之处在于它直接指向会议的本质:对话。不是评估,不是审判,也不是强制改进,而仅仅是——我们来聊聊。
想象一下,当你收到一个"回顾改进会议"的邀请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准备一堆问题和解决方案,甚至暗自担心自己会被指出哪些不足。但如果收到的是"We Talk"邀请,心态会不会轻松许多?它暗示着"来吧,我们就是聊聊,没有预设的结论和压力"。
语言塑造现实。当我们使用"Sprint"(冲刺)这样的词汇时,是否无形中把团队置于永远奔跑的紧张状态?当我们总是强调"改进"时,是否暗示着团队永远不够好?(就是强调团队可以更好,哈哈)
回归简单,回归本质。对话不仅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标。就像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在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 一个家具商的宣言 所说: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思维发条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