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吃饭聊天,一个朋友说他学习交易的一些技巧,以一个永远学不会的心态进行学习。他说,无法估计老师之前有多少经验的积累。一个月开单若干单,先坚持三个月再说。这个系统太复杂了,复杂得让他震惊。
这个思路,在饭后让我回味。如同在 Cynefin 模型中的描述,一旦当我们承认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复杂(Complex)甚至混乱(Chaotic)场景,就会接受没有所谓的最佳实践存在。如果你认为有一个终点,比如获得一个证书,在这个领域学习的过程好像可以不再继续。这就像认为学会了几个围棋定式就掌握了围棋,或者读完一本育儿书就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成长一样——显然是不现实的。
通过降低目标权重(从「掌握技能」转为「体验学习」),减少杏仁核对失败的过度反应,前额叶皮质能更高效地处理信息。一切反馈都成为学习内容。这样自然地用「系统思维」替代「目标思维」,让我们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可提高的领域。
是啊,看似「学不会」实则为错误预留心理空间,激活大脑的试错奖励机制。我们要知道对于一个交易员来说,犯错是太过正常的事情。被教育系统捶打过的我们其实不适应在复杂或混乱的场景下探索。
传统教育告诉我们某个答案是确定的,考试有标准答案,这让我们习惯追求完美与掌控。然而,真实世界的复杂系统——金融市场、人际关系或子女教育——不存在永恒正确的法则。
“永远学不会”坚决不是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是面对复杂性的谦卑杠杆。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思维发条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