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图片没吓到你吧,哈哈。
看到 @芸仔驾到 的一篇微博:
人是鬼的幼年体,死是鬼的成人礼所以人的本质就是预制鬼,比起死后的很久,人活着的时间其实很短,所以想死是一种乡愁。
预制鬼,这个观点我特别喜欢。记得临终关怀的督导黄卫平老师说过:人们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改变。当我在临终病房尝试与叔叔阿姨聊天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平常的沟通顺畅是一种异常现象。当我们深刻接受,自己只是一个预制状态的话,我相信会更好奇的迎接下一个状态。说不定是蝴蝶,也可能是苍蝇,但不管怎么说,在死亡的瞬间,去感受自己的变化。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在带领死亡咖啡馆的过程中,也来自其他带领者的分享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死亡比喻。不要着急,我一个个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亲人离世就是你在学校,他在赶集;你在家里吃饭,他在地里干活;你去地里找他,他又恰好回到了家;他永远都在,只是今后每次都会擦肩。
这个比喻我也喜欢,家人们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永远和我们擦肩,当我们进入这个叙事的时候。你应该会好受一些,就如同那些不曾见面的朋友一样。当一件事情,变得日常,变得平常,你就会自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下一个比喻我也很喜欢:
死就是搬家,搬到有父母的地方。
分离之后,就会有孤独感。我们一定在死亡之前都有过分离的经历。有趣的是一旦我们相信与这些人分离,就会与另外一些人相聚。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交换,说不定现在的你疼痛缠身,药不离口。交换这个不怎么靠谱的感受,去与逝去的亲人见面,其实也不错。
最后一个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当然,不保证是否侵权。如果侵权,欢迎告知。我马上调整。
死,就是获得完整的生命。
你想象一下,你出生的时候其实是开始获得生命。到死的时候其实你获得了完整的生命。你不是在花费时间,而是在逐渐获得生命。你选择了吃螺蛳粉,其实就是把螺蛳粉的感受融入了你的生命之中。你选择了与爱人一起陪伴,其实就是把彼此的生命融入彼此之中。
当我们死的时候,当一件事情完整的时候。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过程吗?
你知道有什么有趣的死亡比喻呢?发过来与大家分享呗……